伊布定律 :暴君定律——关于夏桀(短篇)-拓风体育网

伊布定律 :暴君定律——关于夏桀(短篇)

admin 94 2023-02-21 06:39:40

暴君定律——关于夏桀

  01 暴君

  曾经有一个人站在我面前,

  我没有杀他,

  等我错失的时候,

  我才后悔莫及,

  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我会对那个人说三个字:

  I kill you!

  如果非要在这件事上加上一个数量,

  我希望是

  ——一万次!

  熟读历史的人不难发现,总有一些历史人物,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及时杀掉他的“敌人”或“对手”而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后来更是连命都没了。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当西楚霸王项羽同志在乌江前自刎之时,想必他一定会后悔万分,如果当初在鸿门宴上,他听从范增之劝,杀掉沛公刘邦,也许中国历史上就没有汉王朝了——而是楚王朝。

  再早一些,战国时代。在马陵之战中战败自刭的魏国军师庞涓同学,当他看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时候,他肯定也会后悔当初轻信孙膑的装疯卖傻,没有赶尽杀绝,以至于今日智穷兵败。

  更早一些。春秋时代。如果吴王夫差听从伍子胥的建议,杀了越王勾践,那么勾践先生就只能到阴曹地府去卧他的薪,尝他的胆,再化作厉鬼找夫差报仇了,吴王能不后悔吗?

  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不过为了避免注水的嫌疑,还是直入主题吧。

  我想,历史上最早发出如此哀叹的,应该是夏王朝的第十七位君主,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姒履癸,后称夏桀。

  桀是姒履癸的谥号。

  姒履癸是夏朝第十七代君主发的儿子,传说这家伙力大无穷,武力高强,可上山打虎,下海抓龙。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传到姒履癸手里的时候,已经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但是,姒履癸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在位时间长达50多年,堪称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甚至比很多朝代存在的时间都长。龙椅坐久了,他就和东方不败一样以为他的统治可以千秋万世,与星辰共存,与日月同辉。他觉得哪天太阳不从东方升起月亮改在白天露面的时候,他的统治才有可能灭亡。他不知道,他的臣民和奴隶已经到了不惜与他同归于尽的地步(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要是在现代,每天肯定有不少恐怖分子的“人弹”往他身上招呼。

  这家伙被成汤流放到南巢(古代地名)的时候,不无后悔地对别人说:“曾经有一个人站在我面前,我没有杀他,等我错失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人说三个字:I kill you!如果非要在这件事上加上一个数量,我希望是——一万次!(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

  姒履癸永远不会明白,就算他杀了成汤,还会有千千万万的成汤像革命勇士一样站起来,向夏王朝宣战,向他姒履癸宣战,高战凯歌埋葬夏家王朝,把他姒履癸赶下王位。

  使至此的,说起来很简单,只是因为他的残暴。

  他的谥号恰如其人,凶猛残暴。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亡国君主。

  历史上明君各有不同作为,而暴君总是相似的。

  史书上关于他荒淫无度暴虐无道荒唐无稽的事迹很多,简直是磬竹难书——尽管有些事迹可能是后人杜撰的,无法一一考证真伪。

  在这里,我总结了暴君三大定律。

  它们可能是老生常谈,甚至浅显的近乎弱智,但是绝对原创。

  之所以这么写,其实也是为了把这段历史写得好看一些,把这段时期的小姑娘打扮得更加漂亮一些。

  02 女俘

  每一位暴君的背后,总有一堆女人的身影,而在这堆女人中间,总有一个如鸡群中的仙鹤一般的女人,一笑要人命、二笑倾人城、三笑灭人国那种,绝对属国宝级美女,俗称“祸水红颜”——需要说明的是,“祸水红颜”这顶帽子不代表本人立场。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之类的断语,我一直都觉得不是很妥当。

  通常,这个暴君对她总是言听计从,要风给风,要雨给雨,要星星二话不说立即搬梯子上天摘给她。

  尽管这个女人不是他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但是至少也是一种催化剂。

  这是暴君定律第一条。

  姒履癸背后的这个绝色美女叫妹喜。

  我们先看看她的简历。

  姓名:妹喜,又名妺喜、妺嬉、有施氏女

  性别:女

  国籍:有施氏(今山东省滕州市)

  职业:夏王朝第一夫人,或者女间谍,或者红颜祸水

  脸孔:美若天仙、国色天香、沉鱼落雁、闭花羞月、艳压群芳、艳动天下……(没有照片为证,只能凭你想象,可填上你能想到的一切形容词)

  身材:娇小玲珑,绝对魔鬼

  主要社会关系:父亲有施氏国国君(有可能是),丈夫姒履癸(肯定是)

  最喜爱的事情:听丝绸裂开的声音,觉得有如天籁,又喜欢“女子行丈夫心,佩剑带冠”,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女扮男装。

  如果姒履癸没有讨伐有施氏部落,如果妹喜不是有施氏部落第一美人,如果有施氏部落首领没有将妹喜献给姒履癸……也许,妹喜就会跟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女子一样平凡无奇,默默无闻,直至人老色衰,一死一堆黄土没了,今天我们也不会知道妹喜这个人。

  自然,历史上并不允许我们假设这么多的也许。

  该发生的总会发生的。

  妹喜的祖国有施氏部落,亦称有喜氏,是一个地处东方的小部落,为东夷各部族之一,它原来是臣服夏王朝的,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后来由于姒履癸横征暴敛,贪得无厌,天下怨声载道。于是有施氏一时头脑发热,不想自己人丁稀疏,国小力薄,就带头不纳贡,结果就遭到了姒履癸的讨伐。

  眼见夏王朝大兵压境,有施氏这下子慌了,像个无头苍蝇,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投降吧。

  想投降,没门!

  姒履癸根本不接受有施氏的投降。枪打出头鸟,你们算什么玩意,居然敢带头反抗我这个太阳,我不灭你们全门夷你们全族如何消我心头之怒,如何杀一儆百!

  这下完了。

  难道就这么束手就擒坐以待毙?

  天无绝人之路。情急之下,有人想到了美人计。

  听说姒履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色鬼,那么,我们就把全部落最漂亮的美女送给她。

  全部落最漂亮的女人是谁?

  妹喜。

  妹喜啊妹喜,牺牲你一个,幸福全大家。

  他们决定把妹喜送给姒履癸,换取全部落的身家性命。

  如果传说是真的,妹喜真的是有施氏部落君主的女儿,那么她责无旁贷。部落兴亡,女子有责。

  大家可能都听过《三国演义》貂蝉的故事,司徒王允在为如何除掉董卓而百筹莫展长吁短叹的时候,美女貂蝉挺身而出,牺牲色相,配合王允用连环计干掉了汉贼董卓。

  这时候的妹喜也颇有貂蝉风范,为了拯救族人,她挺身而出,豁出去了。

  多年以后,我们遥想当年,妹喜应该也颇有荆珂风范,风萧萧兮易水寒,妹喜一去兮不复还。

  历史无数次证明,美人计往往是天底下最简单而又最管用的计谋,三十六计与其相比全是雕虫小技。

  美女一出,谁与争锋,任你帝王将相豪杰才子,都将乖乖败倒在我的石榴裙下面,看我脸色,听我使唤,喝我洗脚水。

  果然,姒履癸一见到妹喜,高兴得连祖宗十八代是谁都忘了。

  他立即宣布班师,带着他的战利品屁颠屁颠地回朝了。

  一出悲剧就此上演。

  剧中没有喜悦。

  几千年以后,我们听到了许许多多关于妹喜荒唐可恨的事迹,《列女传》这么形容妹喜:“末喜者,夏桀之妃也。美于色,薄于德,乱孽无道……”,什么“千古第一狐狸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淫妇”、“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亡国皇后”之类的帽子全部盖在了她的头上,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从妹喜跟姒履癸回到夏王朝都城的那一天开始,妹喜的一举一动所作所为,全部可以归结为一个词:

  报复。

  姒履癸使她失去了家园,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情郎,从此成为他姒履癸的一只金丝雀。表面上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妃,要风有风,要雨有雨,其实她只不过是一个可怜的俘虏。

  这一点,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这么推断,柏杨先生也有类似看法。

  这个俘虏开始了她的复仇计划。

  复仇计划第一步,就是嫌弃夏王朝的都城又破又烂。

  我们知道,夏王朝处于半信史时代,除了史料记载,现在考古学还没有发现夏王朝存在的直接证据。为此,夏王朝的都城在哪里到现在为止都是一个争论未休的问题。我们姑且不论它在哪里,我们只需要知道,能够作为夏王朝的都城,作为穷奢极恶的姒履癸的宫殿,它就绝对不可能到又破又烂的地步,至少它会比妹喜的部落要辉煌漂亮得多吧。

  因此,妹喜嫌弃夏王朝的都城破破烂烂,肯定是她打的小算盘之一。

  简直住不了人嘛。妹喜嗔道。

  美女一撒娇,男人魂魄消。

  不就是破了一点旧了一点吗,这还不简单。姒履癸马上下令重建宫殿。

  只要你高兴,建个白宫给你都没问题。姒履癸握着妹喜的手,深情款款地说道。

  为了让这位漂亮妹妹欢欢喜喜住进来,姒履癸往死里下足了本钱,把这座宫殿建得要多辉煌有多辉煌,要多宏伟有宏伟,要多壮观有多壮观,就跟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建的白宫一样,据说高耸入云,可上九天揽月,可到月宫泡妞,看上去就像要倒下来的样子,是为“倾宫”。

  宫殿建成了,从此,他们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良宵苦短,君王不朝(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妺喜于膝上,听用其言)。

  不过,天天这样吃喝玩乐久了也会腻烦的。得找点其他娱乐项目才行。

  看着妹喜茶饭不思闷闷不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姒履癸着急了。

  美人啊美人,怎么才能让你开心呢?

  妹喜告诉姒履癸,说她最喜欢听丝绸撕裂的声音,最喜欢听珠玉碰碎的声音。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几回闻。听一回精神百倍,听两回不知肉味。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有些痴病的公子哥贾宝玉为了逗他的丫头晴雯开心,特意撕扇子给她看。通常这些都是有钱没地方花的人才干得出来的事情。如果有一天你老婆跟你说她最喜欢听撕钱的声音,你会有什么反应?我想你肯定是当她发高烧。

  姒履癸不一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莫非王财。咱不差钱。不就是丝绸玉器吗?要多少有多少。要多少摔多少。

  他马上命令各地每天进贡一百匹丝绸,让人轮流撕开来给妹喜听;命令各地每天进献一百对美玉,让人轮流摔碎给妹喜听。

  这下子,妹喜听得眉开眼笑不亦乐乎。

  她知道每一匹绸缎,每一对玉器,都是夏王朝臣民和奴隶们身上的血和汗。

  姒履癸绝对不会因此破产,但是他将失去更多的民心,换来更多的愤怒。

  这种愤怒,足以让姒履癸有一天死无葬身之地。

  这才是妹喜开心的理由。

  可惜好景不长。

  男人通常都是喜新厌旧的动物,更何况最有资格最有本钱喜新厌旧的君王呢?再漂亮的美女日看夜睡,总会审美疲劳的。

  几年以后,姒履癸在有仍大会诸侯,显摆自己的威风。慑于夏王朝的武力,许多诸侯国不得不前去赴会。有缗是夏王朝东部的附属国,看不过眼参加了一半就中途离场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开会的时候,招呼都不打就离开了,领导会怎么对待你?修养差点的可能当场就发飙了,修养好点的肯定会不断给你穿小鞋。

  芝麻小官尚且如此,更何况残暴成性的姒履癸。

  姒履癸大为恼火,这不是故意削我面子嘛。他马上又出兵征讨有缗。有缗只是一个小国,三两下就被搞定了。所以历史告诉我们,没有金刚钻,就不要充胖子啊。

  和几年前讨伐有施氏一样,这次姒履癸又得到了美女这种战利品。

  而且这回不是一个,是一双。一个叫鱼,一个叫妲。长得那个漂亮,笑得那个妩媚,丝毫不比妹喜逊色。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知道旧人哭。新人在抱,妹喜马上就沦落成了旧人。

  姒履癸立即把妹喜抛到九宵云外去了。

  现在,别说撕绸缎,就是厕纸都不给撕了。

  旧人妹喜着急了。她着急的不是失宠,而是报复计划可能落空。她苦心经营几年,眼看就要付诸东流。

  男人靠得住,母猪都会上树。再赢回姒履癸的心已经不可能,只能另寻他路。

  妹喜将王牌押在了一个叫做伊尹的人身上。

  她相信,这个叫伊尹的男人不会让她失望。

  03 名相

  这个伊尹非但没有让妹喜失望,也没有让天下失望。

  让我们再次回到开篇的那个感叹:曾经有一个人站在我面前,我没有杀他……

  这个感叹在伊尹身上也同样适用。

  据说,伊尹在夏王朝的时候,多次劝说姒履癸,要亲贤臣,远小人,跟忠心耿耿的诸葛亮规劝阿斗似的,但是险些被不耐烦的姒履癸干掉。如果伊尹真的被姒履癸干掉了,那么,也许后来的商汤就没有那么容易灭掉夏王朝了。历史可能又将从此改变。

  伊尹何许人也,真的这么牛X?

  没错。伊尹就是一个足能影响历史的一个人物。

  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介绍他的。

  《论语》记载:“大贤唯有伊尹”。

  《孟子》记载:“伊尹圣之任者也”。

  《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汤举任以国政”。

  大家都知道有一位至圣孔子,还有一位亚圣孟子,但是可能还不知道有一位元圣。

  元圣是谁?就是伊尹。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误解,伊尹不是姓伊名尹,尹是官名。

  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元圣伊尹登台亮相。

  大凡牛人出生,经常有一些神人托梦满室红光之类的异象。

  譬如刘邦,他的母亲刘媪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蛟龙盘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刘邦。又譬如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明太祖朱元璋等等,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查。

  不过,这些帝王一级的人物出生时的异象无非是提前告诉人们这个人长大以后了不得,非富即贵——富可敌国的富,贵为天子的贵。

  相比起来,伊尹的出场更不简单,简直就像在提前跟世界人民宣告:我是一个救世主!

  据说他母亲十月怀胎的时候,有一神人前来托梦,告诉她明天将会看见臼内出水,这时候就要使尽吃奶的力气向东逃命,哪怕给你一千万都不要回头看。结果第二天她果然发现臼内出水,于是赶紧通知她的左邻右舍跟她一起逃命。他们一口气狂奔了几十里,回头一看,家乡果然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估计这位神人本意并不是想救她的,更不会想救她的邻居,而是想救她肚子里的孩子——也就是伊尹,因此,看到她泄露天机,一生气就把她变成了一棵空心的桑树(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

  总之就是这样,伊尹还没有出世,就救了一大帮人的命,造了几千级浮屠,简直比救苦救难观音菩萨还要厉害。

  这位天生的救世主小时了了,从小就聪明绝顶,勤奋好学,长大以后更是不得了,而且他还跨界发展,在很多领域都是领头羊和祖师爷。简直就像古龙通常形容的那样,除了生小孩,几乎没有什么是他做不了和做不好的。

  首先,他是教师的祖师爷。《墨子•尚贤》记载:“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也就是说,他是有莘氏子弟的家庭教师,教的估计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识文解字,而是尧舜之道。

  其次,他是厨师的鼻祖。水平之高,估计现代七星级大酒店的大厨在他面前只配帮忙洗菜。

  第三,他还是中医的开山老祖。现在我们经常喝的中药汤液相传就是他首创的。

  第四、第五……

  在今天,无论谁在哪个领域达到他这个水平,估计至少能混个院士或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不过,他可不是一般的教师、厨师和医生这么简单。

  老子有句名言,叫治大国如烹小鲜。更早的时候,伊尹就以做菜为喻,以医药为喻,教成汤治国之道。

  伊尹是天生的良相,良相必须找到贤君才有用武之地。经过全面考量,他发现商部落的首领成汤就是他的伯乐。

  如何接近成汤呢?

  这个时候,恰好有莘氏之女下嫁成汤,于是他找到有莘氏,希望可以作为嫁妆一起过去商部落。

  有莘氏答应了。

  这可是全天下最值钱的嫁妆了。可惜成汤并没有意识到伊尹的价值。必竟这个时候伊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厨师。

  如何把自己推销出去呢?

  伊尹有办法。

  现在的大学生求职都讲究自我推销。据说有些女大学生的简历甚至附上了自己的艺术照——估计还是穿得很少那种。说起来,伊尹应该是最早一位成功的自我推销的大师。

  大家都听过毛遂自荐的故事。战国时候,秦国大军攻打赵都邯郸,赵平原君赵胜打算去楚国搬救兵,想挑二十个人一起随行,他左挑右挑就是少了一个。这个时候,一个叫毛遂的门客站了出来,主动请缨,最后果然还立了大功,促成楚赵结盟。

  这种毛遂自荐的方式显然对伊尹不太适用。

  还有一种姜太公钓鱼的方式。姜太公用一根直直的铁针,在渭河上钓鱼,有好心人劝他别浪费时间,他说:“我不是在钓鱼,我是在钓王候呢。”最后,他果然用这种方式钓到了周文王。

  伊尹选择了第二种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利用别人的好奇心从而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伊尹为了引起成汤的注意,煮饭时一会太咸,一会太淡,一会太甜,一会太苦,成汤吃了几顿,心里来气,以为他的厨房里还有南郭先生滥竽充数。他决定看看这个厨师,如果是走后门进来的就立马让他滚蛋。

  机会来了。

  关于这场世纪大教诲,《吕氏春秋•本味》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这里就不多说了。

  几千年以后,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成汤当时激动的心情。就像曹操见到荀彧大悦直呼“此吾之子房也”一样,成汤直拉着伊尹的手,连说几句就是你了。你就是我的良医善药啊。

  不过这时候的成汤还是夏王朝的臣民,本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良好意愿,成汤把这位难得的良相推荐给了姒履癸。

  成汤并不明白,姒履癸根本不需要伊尹。

  如果伊尹教成汤治国之道的时候我在场,我肯定会多教成汤另外一样东西。

  这就是暴君定律的第二条。

  暴君永远都是远贤臣,亲小人。因此,小人往往得志,而忠臣往往会因言获罪甚至不得善终。

  姒履癸身边并不缺贤臣,而是缺女人,缺小人。

  伊尹这样的贤臣对他来说,就像一根拐杖,非但没用,而且还会碍手碍脚。

  就像开头说的,伊尹到了夏王朝,他向姒履癸进谏了几句,差点被姒履癸干掉。如果他真的被干掉了,那么历史就有可能改变。

  我估计,伊尹心里亮堂着呢,知道姒履癸已经无药可救了,所以他进谏的时候,肯定是温柔的像说情话似的,隔着几层棉袄挠痒痒,说的全是不痛不痒的话,要不然凭姒履癸的性格,怎么可能放过伊尹。

  像另位一位贤臣,关龙逢,他的下场就很惨。

  关于关龙逢的死,有好几种版本。

  有一种版本,说的是关龙逢捧着绘有大禹尹治水、涂山大会等图像的“皇图”向姒履癸进谏,结果姒履癸一怒之下就把他杀了。

  还有一种版本,说姒履癸让关龙逢陪他看炮烙之刑,问他有什么感觉,这位正直的臣子说:“这种感觉就像是走在春天的薄冰上,随时可能掉进冰窟。”姒履癸恶狠狠地说:“你不知道你自己马上就要掉进冰窟了。还在说别人。”然后就用炮烙把他烧死了。

  关龙逢是怎么死的,其实完全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他是为了什么死的。

  文臣死谏。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死谏的文臣。

  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与鸿毛。

  关龙逢之死,重于泰山。

  伊尹很聪明,所以他没有死,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打听夏王朝的虚实。

  要想了解一个人,最有效的渠道就是通过他的枕边人。

  伊尹把突破口放在了妹喜身上。上文说到,妹喜也在打伊尹的主意。两个人虽然志不同,但是道一样。于是一拍即合。

  通过妹喜,伊尹得到了很多情报。这些情报又源源不断地传到了商部落。

  这些情报汇总到一起,得出了一个结论。

  夏王朝气数已尽。

  现在,让我们把镜头转向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王朝的开国君主成汤。

  05 成汤

  伊尹只是一个相。推翻夏王朝的使命,在成汤身上。

  成汤,姓子名汤,名履,又名天乙、大乙、武汤、武唐、天一汤,史称“汤有七名”。

  他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革命,推翻了姒履癸的统治,建立了商王朝,史称汤武革命。

  秦朝末年,农村起义军首领陈胜高呼了一句千百年无比激动人心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成汤用他的行动证明了天下并不一定属于夏王朝的种。

  天下,有德者居之,失德者丧之。成汤居之,姒履癸丧之。商部落居之,夏王朝丧之。

  商部落兴起在黄河下游,以玄鸟为图腾,始祖叫契。关于契的出身,有一个“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说他的母亲有一天洗澡时吃了一个燕子蛋后怀孕,生下了契。商部落经过十几世的经营,日益强盛。到了成汤这一代,更是如锥生囊中,其末立见。

  成汤知道,他的力量与姒履癸相比,还远远不如。

  他成汤要打败姒履癸,最有力的武器不是军队,是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丧天下。

  大家都知道商鞍变法的故事,他为了让秦国的百姓相信他的变法,在城南门立了一根木头,贴出告示说谁把木头扛到北门就赏五十金,有个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木头扛到了北门,结果真的拿到了赏金,于是老百姓一下全信了。

  成汤也自导自演了一场性质差不多的戏。他有一次出巡,看见别人在捕鸟,张开四面网,想教鸟儿插翅难飞。他就叫那人网开三面,给鸟儿留几条活路,告诉那些鸟儿:“你们想往东飞就往东飞,想往西跑就往西跑,活得不耐烦了才往网里钻。”

  这些话把那些鸟儿感动得稀里糊涂的,把群众也感动得眼泪哗啦啦的。

  这场演出使成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连很多部落的首领都成了他的超级粉丝。孟子有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意思就是说人民盼望他,就像现在西南旱灾地区的人民盼望大雨一样。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出壮。”成汤一出名,姒履癸就盯上了他。他找了一个理由把成汤骗到了都城,又找了一个成汤多看了他身边的美人一眼之类的莫须有的理由把成汤囚禁在夏台中央监狱。

  成汤也不着急,他知道姒履癸好财又好色,他决定就从这里下手。

  他叫人给姒履癸送钱送美女,以表自己忠心耿耿,日月可鉴。他用这些金银美女告诉姒履癸,大王啊大王,我对你的忠心,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的有钱人追求女孩子最喜欢拿钞票拿珠宝拿豪宅表示诚意,唱情歌都是这么唱的:“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钻石代表我的心。”这些未经人事的小姑娘容易忽悠,真的把钻石当真心,心甘情愿就上了人家的床。

  姒履癸可不像这些小姑娘一样那么好忽悠,钱财美女他照收,可是还是不放人。

  成汤于是又下重本买通了姒履癸的两个宠妃,请她们在姒履癸的耳边吹吹枕边风。

  历史证明,枕边风的威力比十三级台风还厉害,这下姒履癸被吹得迷迷糊糊,差点就把成汤当成亲生老爸了,于是下令放了成汤。

  这就叫做放虎归山。

  暂不说姒履癸日后如何后悔没有及时杀掉成汤,且说老虎成汤回到了山里,立即开始盘算如何发威了。

  成汤知道自己的实力如何,一开始并没有和姒履癸正面对抗,他的虎爪伸向了夏王朝的附属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干掉了几个。

  这时候,成汤也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知道这时候的天下还是姒履癸的,在没有确定姒履癸是否已经完全丧失民心之前不宜轻举妄动。于是,成汤试着停止向夏王朝进贡,看看后果如何。

  姒履癸一生气,后果很严重。他马上征调天下诸路兵马讨伐成汤,成汤眼看不妙,赶紧向姒履癸请罪,恢复进贡。

  这个姒履癸也真是不折不扣的笨蛋,没什么头脑,果真就此放过了成汤。

  活该他后来被成汤灭掉。

  一年以后,成汤再次试探性地停止向姒履癸进贡。这次,不管姒履癸怎么折腾,都没有诸侯愿意听他的命令了。

  时机成熟了。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成汤正式兴兵讨伐姒履癸。战前他召开了隆重的誓师大会,发表了一篇千古流传的檄文,这就是《汤誓》。

  他告诉他的臣民和士兵,夏王朝德政衰败,连老天爷都看不过眼了,于是叫他去收拾姒履癸,替天行道。

  成汤打着老天爷的旗号,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成汤率领的军队同夏王朝的军队在鸣条一带(今河南封丘附近)展开了大决战。

  这场大决战决定了夏王朝的命运,宣告姒履癸的好日子到头了。

  姒履癸和妹喜成了俘获,被成汤流放到了南巢。

  传说,姒履癸最后活活饿死在一个卧牛山的地方。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这就是暴君定律第三条。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活该!”

上一篇:欧联杯16强集结完毕 :部队集结完毕,战斗民族开始复仇(转载)
下一篇:卢云秀个人简历 :个人求职简历自我介绍技巧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